桃園地區現況的交通環境仍是以公路系統為主,大眾運輸系統仍以鐵路、公車為主要,目前捷運系統正規劃及興建中,配合未來之整體發展,交通運輸之建設與管理,勢必帶動桃園縣之發展契機。

 

1. 主要道路系統

桃園地區道路系統主要以中山高(國1)、北二高(國3)及桃園內環線(國2)形成H型交通動脈,配合南北向的臺1、臺3及臺15線,和東西向的臺4、臺7、臺66線及臺61線,形成公路系統的主要架構,縣道則以桃園及中壢為中心向外輻射,和綿密的鄉道及市區道路構成完整的道路系統。

 

表 桃園縣主要道路概況

 

路名

行經鄉鎮

沿途交流道/里程數

功能

國1

龜山鄉、桃園市、蘆竹鄉、中壢市、平鎮市、楊梅市

設有林口、林口第二、南崁、機場、內壢、中壢、平鎮系統、幼獅及楊梅等九個交流道

南北向交通主動脈

國2

大園鄉、龜山鄉、桃園市、八德市

設大湳、南桃園、機場系統及大園等四個交流道

聯絡中山高、北二高與機場,亦為東西向重要道路

國3

大溪鎮、龍潭鄉

設大溪及龍潭兩個交流道

東側南北向交通主動脈

臺1

龜山鄉、桃園市、中壢市、楊梅市

36.198公里

主要連絡道路,並為楊梅交流道連絡道路

臺3

大溪鎮、龍潭鄉

25.107公里

東側南北向重要連絡道路,亦為大溪交流道連絡道路

臺4

大園鄉、桃園市、八德市、大溪鎮

36.166公里

東西向重要道路,並為中山高南崁交流道連絡道路

臺7

大溪鎮、復興鄉

5.786公里

聯絡宜蘭縣之捷徑,沿途觀光資源豐富

臺15

蘆竹鄉、大園鄉、觀音鄉、新屋鄉

38.204公里

西側重要南北向道路,並為觀音工業區主要聯外道路

臺61

新屋鄉、觀音鄉、大園鄉、蘆竹鄉

--

為臺灣西側濱海地區主要南北向聯絡道

臺66

大溪鎮、中壢市、平鎮市、新屋鄉、觀音鄉

17.405公里

為南側主要東西向連絡道路

縣105

由林口交流道、至龜山臺1省道

9.555公里

桃園、龜山與林口間連絡道路

縣110

大園鄉、蘆竹鄉、桃園市至北縣三鶯地區

20.219公里

聯絡機場、桃園市及鶯歌,亦為高鐵連絡道路

縣110甲

大園鄉、中壢市

11.879公里

為中壢、機場間與內壢交流道連絡道路,亦為高鐵連絡道路

縣112

觀音鄉、中壢市、

平鎮市、大溪鎮

28.175公里

聯絡觀音、中壢與大溪

縣113

大園鄉、中壢市、

平鎮市、龍潭鄉

30.405公里

龍潭、中壢與中正桃園內環道路,龍潭交流道連絡道路及高鐵連絡道路

縣113甲

中壢市、平鎮市、

龍潭鄉

9.954公里

中壢至龍潭重要連絡道路,與臺66設有匝道聯絡

縣114

八德市、中壢市、

新屋鄉

35.080公里

為新屋、中壢、八德間主要連絡道路,亦為中壢交流道連絡道路、臺66線連絡道路

縣115

觀音鄉、新屋鄉、

楊梅市

19.812公里

觀音、楊梅、新埔間主要連絡道路

桃51 (龍壽街、永豐路、廣興路)

八德市、桃園市、

蘆竹鄉

--

八德至蘆竹重要連絡道路、南桃園交流道之連絡道路

桃53(國際路、福國路、建國路)

八德市、桃園市

--

八德至桃園重要替代道路,南桃園交流道之連絡道路

桃72(高上路、幼獅路、南平路、南東路、平東路、和平路)

楊梅市、平鎮市、

八德市

--

楊梅、平鎮、八德重要替代道路,嘉新畜產工商綜合區、幼獅工業區及埔心牧場聯外道路

桃73(中興路、聖亭路)

楊梅市、平鎮市

龍潭鄉

--

楊梅至龍潭主要連絡道路、中興工業區聯外道路

資料來源:修訂桃園縣綜合發展計畫

 

2. 大眾運輸系統概況

(1)  臺鐵:臺鐵縱貫線大致上與臺1線平行,沿途設置桃園、內壢、中壢、埔心、楊梅及富岡六個站,其中桃園和中壢站為一等站,各級列車皆有停靠,楊梅站停靠莒光號以下列車,內壢、埔心及富岡三個站則只有停靠通勤電車,如表10所示。

 

表 桃園地區鐵路車站服務特性表

 

分類

站名

服務性質

頭等站

桃園、中壢

各種車種均停靠,可服務中、長程城際運輸。

二等站

楊梅

莒光號等級以下之車種停靠。

三等站

內壢、埔心、富岡

服務地區性通勤旅次運輸。

資料來源:臺灣鐵路管理局

 

(2)  高鐵:目前臺灣高速鐵路在桃園縣內設有青埔車站,為南部地區進出主要門戶,並劃設高鐵桃園車站特定區。桃園高鐵青埔站區占地達490公頃,是高鐵沿線腹地最大區塊。

(3)  公路及市區客運:桃園縣都會區之大眾運輸系統,除鐵路外,主要有國道客運、一般公路客運、及市區公車三大系統。

(4)  大眾捷運系統:未來桃園將陸續建制捷運系統,使整體大眾運輸及交通轉運功能更為強化。桃園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桃園捷運),為連接台灣桃園縣桃園市中壢市平鎮市八德市及週邊地區之大眾捷運系統。目前包括以下規劃路線:

3. 航空運輸概況

臺灣地區現有桃園及高雄小港兩處國際航線專用機場,其中,桃園國際機場是我國最大的國際機場,在高鐵通車後更肩負國內南北航空運輸樞紐的重要地位。

目前,桃園國際機場每年肩負我國約九成以上之國際航空貨運量。主因係由於其在航線及班次均占有優勢,加上電子業等相關進出口製造商與貿易商以在北部居多,考量運輸時效,多選擇桃園國際機場進出口其商品。而98年1月23日,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公佈施行,也加大了桃園國際機場的競爭能力,未來更可將海空運輸加以結合,發揮加乘效果。

桃園機場與臺北市中心相距約40公里,其間有高速公路相連,聯外捷運系統亦在興建中。其中第一航廈面積169,500平方公尺,年旅客容量1,200萬人次,停車廠面積84,380平方公尺;第二航廈面積318,000平方公尺,年旅客容量1,700萬人次,停車廠面積212,916平方公尺;航空貨運站2個(場內),總面積208,681平方公尺,年容量1,380,000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