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樞紐 台灣核心 黃金雙航圈 東亞中心點 台灣正處在物流運籌浪潮的「核心熱區」當中,身為台灣國家門戶的桃園國際機場,擁有距亞太重要城市平均航程最短的先天優勢,區位優於韓國仁川機場,並與荷蘭史基浦機場同屬運籌樞紐機場。因此「桃園航空城計畫」被列為愛台12項建設之旗鑑計畫,提升臺灣國際競爭力。
|
成功三軸帶 台灣新核心 北台灣,人口佔全台比例過半,GDP佔全台七成;位於北台灣中心的桃園,貫穿三大軸帶,成為台灣新核心
桃園,讓企業團隊就最具爆發力的出動位置,從點、線、面,延伸至無遠弗屆
多元思考‧專業擘劃-『桃園航空城』計畫介紹
全球透視機構預測,2015年亞太地區航空貨運量預期將超過全球貨運量一半以上,95年中國大陸的客、貨運成長率更分別為16.6%和12.4%;而台灣正處在物流運籌浪潮的「核心熱區」當中,身為台灣國家門戶的桃園國際機場,擁有距亞太重要城市平均航程最短的先天優勢,區位優於韓國仁川機場,並與荷蘭史基浦機場同屬運籌樞紐機場。 『桃園航空城』為馬英九總統『愛台十二建設』其中項目之一,目標希望達到:
招商投資金額超過1兆
年產值超過6千億
超過8萬個就業機會
桃園航空城整體分區規劃主要以交通部提出之「荷包蛋理論」進行規劃。機場主計劃區和周邊特區猶如「蛋黃」,開發主體為中央政府,同時參酌國際先進機場的組織條例及營運模式後研擬「桃園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草案」,主要概念係以「國營公司」方式目前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已於立法院三讀通過;特區外圍則如「蛋白」,回歸地方政府都市規劃,分享特區溢出的經濟效益。 『桃園航空城』挑戰與契機 ●桃園航空城為愛台12項建設之旗艦計畫
馬英九總統將「桃園航空城計畫」列為愛台12項建設之旗鑑計畫,政府將於2020年前投資1.2兆投資開發相關建設,提升臺灣國際競爭力。
●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提升機場營運效能
立法院通過「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係將國際機場轉化為企業化經營管理模式,透過各項優惠措施及法令鬆綁,提升機場營運效能並擴大自由貿易服務功能,以帶動桃園航空城發展。
●桃園機場將扮演兩岸經貿發展之重要航點
立法院於97年12月4日通過「海峽兩案空運協議」開放臺灣8個客運航點(包含桃園機場),每週7天飛108個往返班次,貨運包機開放2個航點(桃園及小港),每月飛608個往返班次,桃園國際機場在促進海峽兩岸經貿發展及便利兩岸人民往來,將扮演更舉足輕重的角色。
●全球競爭,決戰機場
韓國仁川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荷蘭史基浦機場,近年來已為區域轉運中心,機場附近土地並整體規劃發展為航空城。
『桃園航空城』東亞中心點地理優勢
●位於東北亞、東南亞黃金雙航圈之中心
北連東京成田、首爾仁川及上海虹橋等機場,南向香港、新加坡及東協各國首都機場,面向太平洋航線,聯繫洲際區域轉運中心與跨國區域發展重心。
●桃園國際機場至其他亞洲機場城市之平均航程最短
資料來源. 桃園航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