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候氣象

桃園縣受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影響,1至5月盛行風向為東北風,6月起盛行風向轉為西風或西南風,直至9月漸漸轉為東北風。風速約介於2.1~3.6m/sec之間,秋冬季的風速大於春夏二季。

年雨量在1,500至2,500公厘(山區2,000至4,000公厘),降雨量以夏季較多,冬季較少,但降雨日數反以冬季為多。影響降雨量最主要的因素為春季的梅雨鋒面,夏季午後對流系統及颱風與其所引進旺盛西南氣流所帶來的雨量,其中又以梅雨鋒面降水為主。冬季的東北季風由於受中央山脈的阻擋,並沒有帶來太多之降水,因而春季及夏季的降水量遠大於秋冬。

四季之氣溫變化較不顯著,只有長夏短冬之差異。夏季比較酷熱,冬季溫度則屬溫暖宜人。各地溫度,一年之中以五到十月為高,其中以七、八兩月氣溫為最高,平均在27℃左右,最低為一至二月,平均在13℃左右,全年平均溫度約23℃。相對溼度桃園縣年平均相對溼度介於 75%~81%間,上半年(1~6月)相對溼度約為80%~85%,下半年(7月~12月)的70%~80%。

 

(二)水文水系

桃園縣境內河川甚多,埤、塘甚為發達,構成特殊景觀。河川發源於東南側高山地帶者經淡水河而入海較大者如大漢溪;河川發源於西北側臺地者,水量較少,其中主要河川為南崁溪、老街溪與社子溪,各流域均呈放射狀,經沿海平原而緩流入海。

 

(三)地形地勢

桃園地區地形高度由東南側向西北方向降低,以大漢溪為界將桃園縣劃分為東南及西南兩區。

 

(四)地質斷層

構成桃園臺地各臺地之礫石層一般稱為「臺地礫層」,亦有學者以「紅土臺地堆積層」稱之。此紅土礫石層常被細分成不同地層,即店子湖層、中壢層及桃園層。在礫石堆積層以下之地層,主要為頭嵙山層,區分為楊梅層與大茅埔礫岩。

桃園臺地區內之主要褶皺構造包括新埔向斜、平鎮背斜、楊梅向斜、圓山背斜、觀音背斜及「中壢」向斜等。活動斷層則有南崁斷層、雙連斷層、湖口斷層、太平地斷層。其中僅南崁斷層分布於桃園航空城範圍內。南崁斷層係由航照判釋所得,為位於林口臺地南緣與桃園臺地接觸之一直線形斷層崖,呈北偏西方向,南崁溪之流路大致與其平行。由於地表侵蝕激烈,除地形特徵外,地表無明顯斷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