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位於北臺灣地理、人口、經濟中心,為各產業軸帶之樞紐,在政府經濟建設計畫持續推動下,工業區陸續成立,至今有29個工業區(報編工業區),縣內非都市土地工業用地3696公頃,都市計畫工業區3131公頃,全縣可供設廠工業用地超過超過6827公頃,足見桃園以工商大縣為建設基本之藍圖。桃園縣工業蓬勃發展,其開發歷程與政府政策、法令、交通、公用事業等基礎建設推動有很大關係。回顧桃園縣工業區之發展,可歸納成四個階段說明:
第一階段(民國50-59年):勞力密集產業興起,私人工業用地沿臺1線發展。
民國50年初,臺灣逐漸由農業走向勞力密集工業,桃園縣充裕的人力,是支撐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柱。桃園縣在此階段所開發之工業區有龜山與內壢工業區,工業區皆為政府所主導。當時龜山工業區以紡織業家數最多,區內產業以紡織、電工及金屬等勞力密集產業為主。而內壢工業區現已與中壢工業區合併。當時選址以交通便利及地價便宜為考量,形成許多工業用地沿臺1線省道發展之情形。臺1線乃早期開發城鎮之聯絡道路,北由新北市丹鳳進入桃園縣,行經龜山鄉、桃園市、內壢、中壢市、楊梅市等人口聚集的地區,不僅為重要道路,更為剛興起的都市勞力型製造業提供就近市場。
第二階段(民國60-69年):十大建設帶動地方發展,配合「獎勵投資條例」修訂,公部門成為工業區的主要提供者。
此時正值中央推動十大建設,中山高速公路與桃園中正國際機場,陸續於民國67、68年間通車啟用。中山高北起基隆南至鳳山,中以支線連接桃園中正國際機場,串聯起南北的交通動線,活絡地方的繁榮。桃園縣更因桃園國際機場的啟用,不僅促進外商投資、進出口轉運、觀光等事業的蓬勃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工業區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央產業政策為獎勵投資,加速經濟發展,政府更依「獎勵投資條例」結合重要交通建設開發大量的工業區,形成大型工業區沿中山高速公路分布。在此階段內主要開發之工業區共計7處,工業區有北部特定工業區、幼獅工業區、大園工業區、林口工三工業區、中壢工業區、幼獅擴大工業區、平鎮工業區、新屋鄉崁頭厝工業用地及楊梅大興工業區。其中楊梅大興工業區為大興紡織公司私人開發,為當時臺灣省第一個私人開發的工業區。北部特定工業區為中國石油公司開發,以石油化學產業為主;幼獅工業區以電工器材產業為主;大園工業區以污染性公業為主,其他為化學製品、染整等;中壢工業區以電子工業為最盛;林口工三工業區是以化學製品為主;平鎮工業區以電子電器產業為主。整體而言,此階段為桃園縣編定工業用地及都市計畫工業區劇增的階段。
第三階段(民國70-79年):工業用地開發逐漸減少,綜合性工業區開發趨勢興起。
從民國70年至「獎勵投資條例」廢除為止,工業用地編定開發數量大幅減少,在此時期內,桃園縣所開發的工業區有蘆竹鄉的海湖工業區與觀音工業區,二者都屬於綜合性的工業區,海湖工業區主要是以長生電廠為主;觀音工業區內廠商共計304家,是以化學工業為主,金屬製品業次之。不論是編定工業區開發或都市計畫工業區的劃設,此時期都較前一時期減少許多。
第四階段(民國80年迄今):因應產業政策,工業區以科技工業園區為主要型態,沿北二高發展成高科技創新軸帶,私部門開發工業區逐漸抬頭。
為建立有利發展環境,促進整體產業升級為目標,政府積極以現有的製造基礎,配合高科技產業發展的趨勢,並於民國80年起開始執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推動臺灣成為亞太製造研發中心。在此大環境下,政府轉以規劃開發國科會體系的科學工業園區為主,而私部門之興辦工業人取代公部門成為編定工業區的開發主體。更隨著機場支線、桃園內環線(合稱國道二號)以及第二高速公路(國道三號),分別於民國86、93年間全線貫通,桃園縣建構起迅捷的交通網,提供更為優勢的工業區位。
桃園縣工業區在中央產業政策轉變、重大交通建設完成及中山高沿線既有傳產形成的背景下,工業區的開發以智慧型的工業園區為主,並沿北二高發展新興科技產業群聚,形成科技創新軸帶。此時期主要開發的工業區共計7處,如由國防部主導的青山科學園區及龍園研究園區,是以化學,化工,電訊,以及資訊等工業為主。民間主導的工業區有宏基龍潭渴望智慧園區,以電子,半導體,資訊等工業為主;華亞科技園區,主要是以電線,電纜,半導體,以及精密機械等工業為主;桃園科技工業區,主要是以電子材料,倉儲專區及電動汽車廠等工業為主,該工業區係由桃園縣政府委託亞朔開發公司自行開發之工業區。
綜合上述各階段的演變趨勢,桃園縣產業從勞力密集及污染性之產業轉變到以半導體、資訊、電子、電訊等高科技產業為主。同時,因應政府不同階段的產業政策,所發展的工業區主體也由公部門轉向私部門,甚至自民國80年起,開發的工業區皆以科技及研發產業組合方式規劃。而在空間分布上,最早工業區沿臺1線省道設置,接著往中山高速公路旁聚集,到目前則為沿第二高速公路發展形成高科技創新軸帶。